社論-讓「都市更新」成為台北市長競選主軸

 

    今年台北市長選舉群雄並起,藍綠兩個陣營加總起來有將近10位候選人爭取初選出線,在令人眼花撩亂的選舉新聞中,角逐者竟然異曲同工地將都市更新列為政見主軸之一。去年因為文林苑遭到重大挫敗的都市更新政策,經歷冗長的法院程序後重見天日,還給依法推動都更的市政府與建商合法都更的空間,如果能夠借力使力,藉著今年台北市長的選舉,重新聚焦、讓都更成為市民的共識,將為台北市、新北市以及其他都會區的城市建設,創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益,更為台灣的「悶經濟」打開一扇迎向未來的窗口。

 

    熱門的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選擇在老市區的圓環啟動競選活動,提出「復興西區」的概念,延續現任市長郝龍斌以及再前任的馬英九市長所持續推動的「翻轉城市發展軸線」政策,藉著鼓勵老舊城區的都市更新,為西區注入新的活水。打著承續國民黨主政政績的連勝文,顯然已經將都市更新列為他重要的政見之一。

 

    國民黨內另外一位熱門候選人丁守中,以他在台北市數十年的耕耘,以及擔任七屆立法委員的資歷,也將推動都市更新做為他的競選主要政見。丁守中主張由政府主導「老舊公寓大都更」,美化台北市容,提升住宅環境品質與安全,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丁守中認為,台北市屋齡在3、4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高達68%,不只亟需市容美化更新,且不論從防火、防災或者人口高齡化的考量,市政府都應提供更大的誘因與獎勵,加快都市更新的腳步。

 

    在綠營方面,台大醫師柯文哲主張「公辦都更」,認為都更雖然困難,但是政府責無旁貸要帶頭推動。柯文哲訪視屋齡超過50年的大同區蘭州國宅,看到老舊國宅環境狹小、雜亂無章、多處漏水,也有住戶抱怨歷屆市長都宣稱要推動都更,但是至今卻無法落實。柯文哲認為,純粹靠都更獎勵條例,丟給私人建設公司承做,無法解決問題,政府應該拿出公信力與公權力,先建後拆,主動扛起老舊社區的都更問題。

 

    綠營的其他候選人在日前台灣教授學會舉辦的電視辯論會中,也不約而同地以都市更新做為他們的辯論主題,姚文智提出「翻台北」的口號,主張大力推動都更;顧立雄喊出「都更三支箭」,希望以自力更新、公辦都更、整建都更來改善台北市老舊建築問題;許添財認為都更是必要之舉,但是市長本身絕對不能有利益背景;呂秀蓮則提出北北基合併,運用閒置土地興建合宜住宅。

 

    在政治至上、彼此攻訐的台灣選舉文化中,我們很少見到候選人對於一項政見能夠異口同聲地發出相近的訊號。今年幾位可能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對於都市更新,非常難得地採取同樣積極、正面的立場,堪稱難得,也顯示高達六成多的台北市老舊建築,對於更新的需求已經形成共識。特別是去年意外發生士林文林苑的抗爭,雖然造成個案的延遲,卻也提供廣大的台北市民全面思考都更、凝聚集體共識的的機會。修正後再出發的都更政策,將能更符合台北城市發展的需求。

 

    其實我們可以借鏡鄰國日本的都市更新經驗。東京與大阪等主要城市,在過去20年藉著持續的都市更新計畫,處理了二次戰後許多因陋就簡的老舊住宅,有建築開發商進行大面積的區域都市更新,也有民間在小面積地塊上的重建,政府也全面思考公有閒置土地的再開發。在日本經濟持續低迷20餘年的緊縮環境下,都市更新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城市再開發創造出新的都市亮點,最終讓東京與大阪展現了新舊融合,既能服務新興產業、創造觀光亮點,又能保有城市文化古蹟的多贏面貌。

 

    作為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必然了解台北市老舊建築內,存在大量年紀大、收入低、沒有能力搬遷、健康日益惡化的年長與弱勢族群。目前的老人只是「前鋒部隊」,台灣已經迅速進入老人社會,今天積極以都市更新來解決老人居住與照護的問題,就是明天台北市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正如同2、30年前,台北市規劃大安森林公園、開始建造捷運系統,並且推動大直重劃區,今後台北市長的戰略性任務,就是要藉著翻新老舊社區,來打造具有未來性的台北都會,讓未來20年快速增加的老人人口,能夠獲得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充分獲得公民參與的都市更新計畫,不僅能夠更新市容,更能獲得強化公民意識、增進地方認同、提升社區文化的效益。我們期望都市更新能夠真正成為今年台北市長選舉的主軸,更期盼行政院長江宜樺以全國的高度,協助地方首長推動都更。我們相信台灣的都更正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希望所有候選人都將都更列為政見主軸,藉由不斷的討論、凝聚共識,跨大步伐推動台灣都會建設的全面提升。

 

 

資料來源:工商  http://house.hinet.net/realestate/dailynews/2014-03-22/1514229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thel_h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